省农科院旱粮所赴普安县就糯小米产业发展再调研和开展技术指导
8月12日,应普安县政府平台公司的邀请,邵明波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贵州省农科院旱粮(高粱)研究所党委委员、所长邵明波研究员率队赴普安县就糯小米产业发展再调研,并开展资源收集和技术指导。县政府平台公司负责人黄仕洪、省农科院旱粮(高粱)所助理研究员张国兵、研究实习员杨康林、研究实习员彭方丽以及青山镇相关负责干部陪同调研。
邵明波一行听取了平台公司负责人黄仕洪介绍普安县糯小米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本地糯小米品质检测报告。随后,一行来到青山镇兴隆村万亩种植基地查看糯小米长势,详细了解生产存在的问题,发现糯小米虽然植株长势不一致,但部分种质却是较好的育种资源。最后,随行科研人员进行优选单株,为后期新品种的选育收集遗传资源。
据了解,糯小米是普安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杂粮产业,向农户收购糯小米的价格为每公斤10元,每亩收入效益较高。所产糯小米品质较优,其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9.6%,但本地品种混杂、无优良的主推品种,以常规农家种为主,此外还存在植株长势不一致,栽培技术落后,产量水平不高等问题。邵明波一行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按照上次调研达成的初步合作意向,进一步达成了具体的合作事宜,第一步开展鉴选普安糯小米高产优质品种,建立新品种良繁基地,保障优良种源,助推糯小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合作示范点。
最后,邵明波强调,普安县要充分利用特有的气候和资源优势,发展好糯小米产业。一是技术上要重视品种与技术应用。要加大技术宣传和培训指导,摒弃传统种植理念,积极推广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二是生产上要重视成本控制,做到节本增效。按照节本增效的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生产方式,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收益。三是产品上要创品牌打开销路。充分利用普安糯小米质量优的优势,加大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